世界已邁進了2013年, 在全球一體化之下, 整體人類面對各種各樣的生存壓力和重擔, 普遍感到焦慮、空虛、苦悶、迷惘、困惑……我們需要對生命有一終極意義的認知與解決方法,好讓我們在精神的癈墟中重拾希望之星光, 超個人心理學屬於西方心理學發展史上最新的階段, 已發展了近五十年, 被認為能夠為人類的存在帶來最全面及終極的意義。台灣著名身心靈導師胡因夢(前著名演員)也在一次訪談中說到:「超個人心理學就是結合了東方佛道裏面的高層心理學和西方的深度心理學,統合成為了一個真正完整的心理學, 沒有任何抵觸,所以你現在真的要學習心理學, 就直接進入到超個人心理學吧!」今天, 全世界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到超個人心理學對人類身心靈健康的重要性,開始走上超個人心理學的成長之路。
心理學的最新發展趨勢
西方心理學在歐美各國從成為一種學問之後, 其實沒有停止地不斷發展和演變, 已經歷了四個不同的重要階段,每一階段主要是對人類的不同理解所導致的, 可以說每一階段的理解都比之前更貼近人類存在的實相, 亦更能滿足人類生命的全面需要。這些階段包括:
1.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 – 1939) 是心理學的始祖, 他的理論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深遠, 甚致衝擊西方社會文化的所有層面。Freud破天方地提出人類的行為暗中受潛意識影響, 當時的人們才醒覺自己並非如想像中那麼理性及自由。可是其理論充滿了對人類心理極為扭曲的詮釋, 他認為人類的潛意識充滿暴力和性慾, 甚致把人類看成為病態的生物, 在他眼中什麼都是病態, 連藝術、音樂、宗教等人類高尚心理活動都不過是性驅動力的昇華。他對人的理解只停留在動物的層次, 認為人類只單純地追求快樂和逃避痛苦, 他所看到的人生目的, 只不過是減低焦慮以求平安的低等層次而已。Freud 對人類較高等的抱負及價值例如博愛、仁慈等,常由動物性或悲觀的角度解釋,人類在這階段被扭曲和婑化成為極其負面和低等的物種。可幸的是,他後代的心理學家例如容格(Carl G. Jung) 、馬斯洛(Maslow) 、羅傑斯(Carl Roger) 及偉克‧凡高(Victor Frankl) 等都一致看到人類還有較高的存在意識,潛藏追求光明、積極和偉大的生命,下面會再提及。
2. 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行為心理學是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它的創建人為美國心理學家華生(Watson,1878 – 1958)。 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行為心理學家研究人類就像經典物理學家企圖控制並操縱自然現象一般地操縱人類的反應,他們的工作便是預測並控制人的行為表現。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Pavlov,1849-1936)就以狗做實驗,如果隨同食物反復給一個中性刺激,例如搖響鈴子,即一個並不自動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這狗就會逐漸“學會”在只有鈴響但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分泌唾液, 這個過程稱為 “條件反射”。Watson相信他也可以用同樣方式操控一個人,他曾說:「你給我一個健康的嬰兒,我可以隨意把他培養成為小偷、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我就是根據後天所給的條件來培養他了。」然而,行為心理學後來亦受到了嚴厲的抨擊,因其極端理論視人為只會被動反應的有機體,每個生命只不過是機器人而己, 對加諸在身上的影響力毫無反抗餘地,生命的存在只是神經反應作用,對人類本有之靈性徹底忽略,有些先見的學者指出了心理學發展到此階段,只是一種 “空殼”般的學問,認為人類只是低級地受欲望的推動(Freud)及被動地受外在環境塑造(Watson)而成,在此前提假設之下,難怪很多人都無法體會生命的尊嚴。後來有更多心理學家不斷指正其不合邏輯及自相矛盾,造成行為學派內部分裂。
3. 人本主義心理學 (Humanistic Psychology)
過去心理學家?調科學的客觀性,而採用了為沒有生命的事物而設計的科學典範,漠視了人類的靈性、存在意義、自由意志等課題,結果反而把人「非人化」。可幸的是,後來有一群卓越的心理學家,把焦點從新放在活生生的人上, 在當時心理學界以Freud思想為歸依的背景下, 可以說是以極大的勇氣為人類的尊嚴挺身而出。其中一位領軍人物是馬斯絡 (Maslow,1908 – 1970),他是人本心理學之父。這個學派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他指出這是“心理學第三勢力”。當時馬斯洛及很多心理治療師,都認為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派過度專注病態的行為而缺乏心理正面價值的探索,對人類發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創立一個全新的心理學取向,強調正向的心理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價值。人本心理學加入了當時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把個人的自由和活出人生的意義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認為人類有五種心理上的需求,包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對食物、水、空氣、性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這類需求的級別屬於最低的類別。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包括對自身安全、穩定的生活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病痛等的需求。
(3)愛與隸屬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避免孤獨、寂寞、疏離,渴望個人能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4)尊重需求(self-esteem needs):
這個層次涉及自尊感(Self Esteem),包括渴望有自信、成就,以及受別人尊重,例如有聲望、受人注意及受人賞識等。
(5)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指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把個人的潛能充份發揮出來,達致所謂顛峰體驗(peak performance)的狀態。
需求層次指出,每一個較低層次被滿足後,便會出現較高層次的需求。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前兩階段最不同之處,是強調人的尊嚴,反對Freud對人的悲觀論調,以及反對Watson把人看作純機械反應的低等層次,相信人有其獨有的尊嚴,強調自我意識、自由意志、活著的意義、自愛、自我肯定、自我潛能開發等課題,因為人本主義心理學頗為把焦點放在自我上,故有時也被稱為 「自我心理學」。由於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的潛能及健康,使美國在1950及1960年間形成了 「人類潛能運動」。
4. 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Carl G. Jung
|
William James
|
Stanislav Grof
|
Roberto Assagioli |
Ken Wilber
|
Viktor Frankl
|
Thich Nhat Hahn
|
Carl Rogers
|
Deepak Chopra
|
Debbie Ford
|
背景
超個人心理學又稱為第四勢力心理學。不同於以往的階段,超個人心理學將人提高到宇宙的地位,強調人的靈性與自我超越需求,並以之作為人的終極關懷。人本心理學以「人」為本,強調以人為研究對象,但是由於其主張「自我實現需求」層面,造成了自我本位、自我崇拜、自私心態及只一味追求出名成功等弊病,導致人性走向極端,世界過度競爭, 互相爭奪, 耗盡資源的問題。到了1960年代前後,許多人本心理學家,包括了Sutich及Maslow,逐漸醒覺「自我實現」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 因此,Maslow在晚年提出「靈性或超越性需求」的層面,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基本架構,他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學探索>>的序言中寫道:「我認為,人本主義的、第三種力量的心理學是過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種心理學發展的準備階段。第四種心理學是超越個人的、超越人類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實現等概念,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我們需要某種 “大於我們的東西”作為我們敬畏和獻身的對象。」
超個人心理學強調人類靈性的發展,這與我們中國的思想 -人類是萬物之靈(出自周武王) 是一致的。事實上,我們的世界在西方自我主義、功利主義和效益主義的鼓吹下已變得非人化,為了生活,人們互相控制,彼此利用,證明自己勝過別人或用盡一切違反人性和自然的方法要達到名利目標,人與人之間普遍失去了真誠的信任和連結,大部份人在這種生存壓力下都感到極大的焦慮不安而產生各種身心問題,這種低檔的生存狀態是完全與人作為萬物之靈背道而馳的,最終的結果必然會把世界推向毀滅的邊緣。因此,超個人心理學的出現能夠為人類世界恢復光明與盼望,以及締造出以人類靈性為本的全新高層次文明帶來極具意義的貢獻。另外,意義治療心理學家弗蘭克(Frankl) 亦為超個人心理學帶來深刻的貢獻,他認為人具有三種層面:身體、心理、及靈性的層次,我們不能忽略任何一層次,其中以靈性或精神層次是人類存在的最高向度。他說:「我們不能忽略靈性的層面,因為那是人之所以為人之處……唯賴靈性的中樞,才能確保及完成人的一體及整合性。所謂整體,是指身體、心理及靈性各方面的整合,我們應不厭其煩地強調,全憑這三層次的整合才能使人完整」。Maslow 發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本心理學狹隘人觀的限度,轉而強調以「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宇宙為中心」的大我人觀。
東方文化的新發現
超個人心理學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東方文化及靈性傳統的再現;超個人心理學家整合東方的宇宙觀,強調人應與宇宙合一的「人觀」,可以說超個人心理學就是東方的文藝復興。中國和印度都屬於八大文明古國,他們都以其獨有的文明而在古代發展出超群的國力。就以中國為例,中華文明在唐宋時代,確實無論在思想水平、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發明、軍事實力都處於輝煌的階段,可以說當時的西方國家並不能與之相比。東方古代文明無論是中國的「天人合一」,或印度「梵我一如」之哲學思想注重人的謙卑品格,高度重視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對兩者應如何和諧相處有精闢的見解。西方國家已經有無數先知先覺的人,包括很多高級知識份子都看見東方古代文明對恢復世界秩序的重要價值,並已一早改變人生的方向,向著這些文明指示的方向修煉心性,甚至發展出以這些文明為基礎的事業及全新經濟體系。阿諾諾德·約瑟夫·湯因比教授(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以中華文化為主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將是人類未來最美好和永恆的新文化。
Maslow從研究東方的經典中發現東方文化十分強調「大我」和「整體」,這使他深深地意識到過去西方心理學只是一味強調自我的問題,完全忽視了個人與大我的重要關係,為人類世界帶來極大問題。另一位極欣賞中國文化的心理學大師Carl Rogers在其後期的思想亦轉向重視人的宇宙性。他在 “A Way of Being” 一書中體驗到:「人與宇宙一體的感覺」。
新物理學的發現
過去人們的存在意識一直停留在以牛頓力學(Newtonian Mechanics)為基礎的宇宙觀,它產生於十六世紀的英國,特點就是把時間和空間看成為絕對不變,並研究物體在固定的時空模型中的運動情況,根據這種觀念,宇宙就像一部冰冷生硬的機器,事物之間互相獨立,彼此並沒有眼不能見的關連。而現代新物理學的世界觀,已一早不再視宇宙為一堆零件組成的機器,而是由能量(Energy) 和信息(Information) 組成的有機存在體,宇宙就好似一張巨大的能量信息網,任何細微的部份都不是獨立分開的, 而是在很深的次元連結在一起,一切都是同體的,我們中國的老子一早就說出這樣的意思:「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愛因斯坦亦有類似的見解:「人是我們所謂宇宙整體的一部份,受時空所限的一部份,他所經驗到的自己及自己的思想感受常是與其他部份分開的,這是他的意識之眼所產生的錯覺,這種錯覺為我們構成了一種監獄,我們將囚禁於個人的慾望中,只關心身邊少數的幾個人。我們的使命便是拓展我們的慈悲範圍,接納所有的有情生命及美麗的自然整體,如此才能將自己由這監獄中解放出來」。我們要恢復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本來面目,就必須超越自我的狹小個體,達到超個人的大我及宇宙性的層面。這樣我們不僅享有自由,與在物質世界彰顯奇蹟的力量(亦即是愛因斯坦所說人類還未開啟的99%潛能) 重新接軌,而且會生出我們本來已具足的大愛、慈悲心重新開發出來,這樣人類不單止能夠創造出高品質的成功人生,更加能夠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就是超個人心理學提倡的新人類的方向。
人類進化的必然趨勢
綜觀人類的歷史可以得知,人類很多文明都是不同板塊的智慧互相交會和結合而產生的。例如當佛法傳入新的國家,就會受到本土文化的影響而演變出更適合該時空的新文明。我們中國的禪宗就是印度佛法與道家思想的結合,密宗就是佛法與西藏文化的結合。這種結合會產生非常不同的修練方式。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有一種不同文化結合的進程正在浩浩蕩蕩進行中,這是人類歷史進程的必然趨勢。這次結合的層面非常廣闊,對世界起著深遠的影響,那就是東方各靈性系統與西方一直以來的獨特內在修行方法 – 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以及外在方法 – 科學(Science)的大結合,亦即是東西方文明精華的結合,這次產生的全新文明就是超個人心理學。有一點需要強調,超個人心理學並不只是加入佛法和道家的思想,對人類有幫助的靈性傳統,例如印度的吠檀多哲學(Vedanta),亦會透過整合的途徑被納入超個人心理學的內容中,而沒有任何矛盾。
我們很多人在成長過程都曾經受過各種傷害或打擊,大部份相關的情緒都被壓抑了下來,可是它們卻仍在潛意識每天控制著我們的行為、情緒和態度,因此為什麼很多做靜坐、禪修、默想、祈禱等各種靈修的人會發覺這些方法的確能夠提升他們的心性,但又未能較全面地解決問題。也許在靜坐的過程感到很平靜,但一離開坐位後,別人一句無心的快語便使自己連鼻孔也在噴火;也許在讀某些經文的時候感到充滿聖靈,可是一碰上同事在一起便說別人是非……這些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就是因為那些人的內在存有久遠也沒有療癒的傷口,適當的心理治療可以更快幫助這些傷口癒合,縱使這個過程不能幫助我們靈性成長,但它們可以為我們打下基礎,為我們準備好美好的土壤,讓靈性的種子發芽生長。我不是說靈修不能療癒傷口,事實上,靈修與心理治療的雙向結合是最快速有效幫助心靈回歸完整的方法,對於要應付複雜人事環境壓力的繁忙都市人來說能夠顯著地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向種子每天澆水施肥就是不可欠缺的靈性修行過程, 參考有關種植的最新科學研究和方法會對你建立更強大的信心,幫助你了解生命是怎樣運作的,亦增添了種植的樂趣,當你按著這個方向不斷的努力,你就會看見它美妙的成長,最終你會看見全世界最美麗,最健康,充滿靈性的花朵出現在你眼前 – 你的本來面目,宇宙本體(Universe)。這時候我們終於能夠脫離自我的虛妄, 不再為自己及世界帶來傷害和痛苦,回歸我們最純真善良的本來面目,並為世界帶來愛、和平與盼望。
超個人心理學整合人類不同時空板塊的智慧,並能夠互補各個領域的不足,提供人類把生活和世界變得更美好一個更全面及更有效的方向及修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