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你真正是誰是唯一通往喜悅、豐盛與奇蹟的道路。頓悟真我的那一刻就像長年累月禁錮著你的那度鐵門,一瞬間被打開,你在狹小的黑暗空間中,首次看見無限虛空的靈光,你終於發現生命最深層的存在本質:真正的你不是你的身體、不是你的思維、不是你的情緒,所有這些你認為真實的事物,都是禁錮著你的黑房。事實上,它們在每個剎那都在變動,它們是眼不能見的本體量子場域中複雜交錯的能量震動的結果。它們的本質是無常的,現在的你與二十年前的你,在身心各方面已經有很大的差異,二十年後的你也同樣與現在的你會極為不同,那一個才是真正的你呢?這些事物的本質是虛幻的,你認定它們是真實的心智,就像是那度鐵門的枷鎖,它必須要被解開,你才能夠得到釋放,並脫離一切痛苦。
觀察你身體以外的有形世界,它亦無時無刻在變動,就像一隻阿米巴變形蟲在不斷改變形相。在實相的層面,你與整個存在並無分別,並不存在身體以內及以外的區分,這所有一切都只不過是物質世界二元對立的假相,所有萬事萬物在更深的實相層次都是一體的。你與所有人最深層的本質是宇宙的光明本體—那個無邊無際,沒有空間和時間,與所有人一體,能夠變現萬事萬物的純意識場(pure consciousness field)。古印度靈性經典《奧義書》有一句咒語「Aham Brahmasmi」,意思就是「我存在的核心是終極的實相,宇宙的本體,萬事萬物的源頭。」純意識場就是這個源頭,你與整個存在都是由這個場變現出來的,這個名稱來自古印度靈性經典《吠陀經》,它就是使變形蟲改變形相背後的推動力量。
這份力量一直存在你的心中。一旦你覺醒你的本來面目,你便能夠透過意識場在物質世界實現您的夢想,而且整個過程會以最自然的方式彰顯出來。明白這一切都會使你感到非常驚訝及難以接受。人類一直以來對自身的存在本質都帶著錯誤的認知,我們在自出娘胎之後,都被輸進了與實相背道而馳的信息,錯誤認同自我就是我們的真正身份。打個比喻:我們原本是一切資源都具足的大海,可是卻被教導成為一個海面上貧瘠的孤島,我們與母體脫離了,一個與母親分離了的孤兒怎會不感到恐懼呢?因此,恐懼是自我的一種心理特質,為了消除這份不安,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求他人的認同、或追求物質上的依靠,或証明自己比別人強大。在這種生命的模式中,就算得到再多的物質成果,也沒有人會感到真正的快樂,沒有任何人能夠勝出這個遊戲。事實是,所有人都是這個遊戲的輸家,無數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玩生命的遊戲,痛苦亦因此無法避免。人類被稱為「萬物之靈」,卻活得連動物也不如,人類不值得也不應該繼續這樣生存下去。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詹姆斯.華生(James D. Watson, DNA之父)華生曾說:「你給我一個健康的嬰兒,我可以隨意把他培養成為小偷、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我就是根據後天所給的條件來培養他了。」嬰兒只是一塊白色畫布,被大人塗上什麼顏色,他一生的意識便會出現與那些顏色對應的活動。看看那些被狼養大的孩子,他們先天原本是有人性的,可是卻後天被狼輸入了脫離人性的信息,他們無意識地認同了野獸的身份,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的人性消失了,只是被掩藏在意識深處而已,科學家已証實經過人類世界的培養,這些狼孩是能夠恢復人性的。
我們雖然不是狼孩,但都被輸進了與我們本來面目不符合的錯誤信息。現在是人類歷史中最好的時候,人類迫切地需要與本體重新連結,人類意識必須植根本體,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為地球帶來療癒的力量。人類到了這一刻,沒有任何事情比起回歸本體更有意義的了。當你擺脫不如實的自我幻象,回歸我們的本來面目,你的生命就再也不會以恐懼為基礎,不會有任何控制打擊別人的衝動,不需要擔心物質上的缺乏。你只會感受到全然的喜悅、平靜,對未來充滿無比的信心,因為你知道生命開始由主宰宇宙運行的自然力量帶領,宇宙本體的精神力量將統攝你生命的每一個層面,這時候你整個生命的存在基礎將會是愛,你的生命每天變成了純粹的慶祝。本體就是愛,當你放棄對自我的認同,回歸本體意識,愛便會自然地從你的心底流露出來。你的人生將會以內在的目的帶領,變成為最和諧悅耳的交響曲,本體的能量會支撐著你整個生命,容格所提出的同步性(synchronicity)將會變成為你的生命的主要模式。到了那個時候,外在的結果不會再是你人生的目的,而是變成為內在目的彰顯的一種證明。
大名鼎鼎的量子物理學家普朗克曾經說過:「身為將一生投注於最清晰敏銳的科學,進行物質研究之人,根據我對原子的研究,我可以告訴你:所謂的物質並不存在!所有物質的源起與存在,僅是一股力量所致,這股力量使原子粒子聚集在一起,產生震動,使這個最微小的原子星系得以成形……我們必須假設在力量之後,存在著一個具有意識與智慧的心智。這個心智就是一切萬物的母體。」普朗克所指的母體,就是那片純意識場。
我們的母體究竟是怎樣運作的呢?它怎樣為我們帶來奇蹟?
東方古代的聖賢早在幾千年前,透過甚深的禪定已能夠目睹本體的面貌,並在經典中描述了出來。例如:佛教法相宗的典書籍《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描述本體是一張非常美麗的無窮網珠:「宮殿網珠,如是交映,重重映現,隱映互彰,重重無盡。」想像萬事萬物包括我們每一個人本身互相連結,成為網上每一個點,就如小水晶一樣,發出反映了本體無窮網珠的信息,每一粒水晶也都反映出其他水晶的光芒,這張網如是朝著無盡虛空四方八面無限展開。這張網無時無刻都在震動著,每粒水晶每個當下都受到震動影響,在所有物種之中,人類是唯一可以改變無窮網珠的震動頻率和方式的物種,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靜坐。靜坐能夠幫助意識沉澱,進入本體純意識場的精微的次元,從而發揮它的潛在影響能力。
剛開始靜坐的時候,你裡面會出現很多雜亂的思維妄念,也許會想著下一頓飯弄什麼菜、回憶起你的仇人向你做過的事、甚至電影出現過的片段……這些思維並不是連續不斷的,它們都具有無常的特點,必須經過「生、住、異、滅」的過程。在一個思維消失之後,下一個思維生起之前,你裡面會出現一個沒有思維的真空時間,這個夾縫就是通往本體的秘密通道。隨著你的靜坐經驗增多,這個夾縫出現的時間會延長,直到那麼一天,你會發現靜坐的時候,沒有任何念頭出現,內心變得全然的寂靜,這時候,你便與本體合一了。那裡就是能夠變現萬事萬物的純意識場,那裡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亦即是量子物理學說的非地區性領域(non-local domain),抓緊這個機會,向本體說出你的意圖,或觀想成功的景象,你便開始從自身的水晶發出新的脈衝,整張無窮網珠便會在你的牽引帶動下,改變了震動的方式。經過本體的自我組織之後,這張網便會向你反射相應的頻率,就好像你把一顆石子擲進水池中,生起的漣漪反射過來一樣,出現的就是物質世界所謂的奇蹟或同步性事件。它們可以是一些使你意想不到的巧合,或者突然冒出來的創意,或者一種你無法解釋的直覺,或者從夢境得到某方面的啟示……要使這種彰顯過程發生最大的作用,你必須在純意識場點起火焰,那就是輸入強烈的情緒,這是發出改變無窮網珠震動的最強指令。
著名阿拉伯醫生、哲學家、科學家,阿維森納(980-1033)已經發現這個秘密。他曾經說:「人類的靈魂有某種可以改變事物的力量……特別是當她的愛(love) 和恨(hate)的情緒變得強烈的時候。因此,當一個人的靈魂充滿了熱情(passion),實驗能夠証明他能夠根據期望的方向神奇地改變事物……」
人類的祖先深明此理,並把這種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好像分佈在亞里桑那、新墨西哥、德州、科羅拉多等的美國原住民(Puebloan),在沙漠曠野的地底,建造了各種秘密的地下室,稱為Kiva,是用作進行集體祈禱的儀式。他們在牆上繪畫了很多活生生的生活面貌,例如大雨滋養著農作物、搜獵野生動物的情況等,幫助他們想像下雨或搜獵帶來豐富收穫的感覺。在我的培訓課程中,我會叫學員製作夢想板(Dream Board),讓他們做量子彰顯的時候,產生更強烈的感覺,就是取材自這些古老的智慧。
情緒之所以有這麼巨大的力量,原因是情緒是靈魂的語言,而靈魂是本體的一個面向,它不單止影響身心的層面,更加會在個體以外的更深次元影響整個本體場域的震動。因此,意念的強烈程度是決定它在物質世界中改變事物的重要因素。
彰顯就好像收看電視節目一樣。想像你在一間甚麼都沒有,四面都是牆壁的房間,你手上只有一部無線的微型電視。你看見這間房間沒有甚麼傢俬雜物,但並不等於四周甚麼都沒有。事實上,各種各樣的電波、信息充斥著你的四周,光是電視台的,便有無數頻道供你選擇,這些頻道包括新聞、體育、電影、喜劇、悲劇……應有盡有。
你能夠選擇決定電視熒光幕播放那一個頻道的節目。熒光幕永遠只有一個,可是它能夠投影出千變萬化的畫面,就像我們的眼睛永遠不會變,但是它能夠看見意識透過純潛能場變現出來的多采多姿的人生處境。這就是量子物理學稱為「平行宇宙的多重世界詮譯」(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此理論由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休‧艾佛雷特三世(Hung Everett III)於1957年提出來。它指出每種可能性(亦即是每個電視頻道)都各自在自己的空間發生,每個空間稱為平行宇宙(Alternate Universes)。亦即是說一切可能性都同時在發生,只是它們以不同的概率存在。當意識進入某一平行宇宙,便能夠看見該可能性的出現,並且有機會透過意識的能量管道,把它在物質世界中彰顯出來。
被稱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對宇宙的理解更進一步。他的量子宇宙理論提出了宇宙波函數的概念,意思是整個森羅萬象的宇宙背後只存在單一波函數,其中包含了無限多的平行宇宙,甚至連那些與我們熟悉的物理定律不相容的宇宙也包含在內,這個單一波函數就是用科學術語描繪的上帝。霍金的量子宇宙理論與休‧艾佛雷特三世的平行宇宙理論之間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霍金認為這些平行宇宙之間是互通的,它們彼此之間透過「蛀洞(worm hole)」而互相連接。「蛀洞」這個名稱是物理學家的一個比喻:想像有一條在蘋果表面爬行的很細小毛蟲,對牠而言蘋果表面是二維的世界。有一天牠要從A點過去很遠的B點,在正常的情況下,牠必須沿著蘋果表面的弧線而爬行,這可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呢!然而牠發現了另一種較快的方法:就是從A點內挖掘,挖出一條直接穿越AB點的隧道,這樣就能夠在距離甚遠的兩點之間建立一條捷徑,這條捷徑就是蛀洞。透過穿越蛀洞,毛蟲突破了二維的慣常生活空間,成為高維次的生物。由於宇宙本體的非地區性的領域並不存在時間與空間的區分,因此蛀洞不單止可以進行空間上的旅行,亦同時能夠進行時間上的旅行,亦即是說,蛀洞是穿越時空的隧道。
《愛麗絲夢遊仙境》講述悶悶不樂的愛麗絲跟姊姊同坐於河畔。忽見一隻古怪的白兔走過。好奇的愛麗絲跟著牠跑,不慎掉進兔子洞裡去。這個洞是個深淵,過了良久,愛麗絲終於著地。她驚覺自己身處奇怪的大廳,四周盡是大大小小的門,而所有門都被上了鎖。她撿到一條門匙,卻僅能開啟一道小門。由於這道門實在太小了,她只能望過去,卻發現那邊有個標緻的花園。兔子洞及那些門就是進入不同仙境和古怪空間的蛀洞,它們是同時存在的平行宇宙。
本體無窮網珠就是被無限連鎖的蛀洞連接起來。在甚深的靜坐中,觀想未來某一個成功的畫面,就是透過蛀洞通往未來時空的平行宇宙。在那個畫面加入熱情、感動、興奮等正面的情緒,就會改變了未來時空事件的量子狀態,增大了宇宙波函數塌陷的機會。物質世界不同物體、事件,都是這個宇宙波函數的塌陷,被加入能量的未來事件會影響整個量子場,倒過來影響本體當下的時空狀態,所有相關的人、事物,都會被完美地吸引來到你的身邊,你的心願便能夠自然地達成。對於世界的運作,一般的認知是:現在所做的一切會影響未來,這是從現在到未來的因果線性關係。可是在本體非地區性領域之中,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會反過來影響現在要發生的一切相關事件。
這種理論聽起上來真的不可思議,簡直使人難以相信,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因為我曾親身經歷過,而且因此救了自己一命!我在本書的序文中已詳細描述過。你有沒有看過電影「未來戰士」(Terminator)?阿諾舒華辛力加所扮演的機械人,從未來回到現在追殺那個生下未來救主的母親,而那個未來救主的父親亦從未來回到現在保護她,使他們的兒子在未來拯救世界,相信編劇可能引用了量子物理學的理論。
過去人類一直認同了自身是獨立於存在的個體,頭腦被認定是唯一賴以生存的工具,大部分人都認為解決各種生活問題的答案都應該存在於頭腦中,因此大部分人都經常在用頭腦思考怎樣解決問題,這是一種以「我」為本的生活模式,就像蘋果上看不見蛀洞的毛蟲在蘋果表面緩慢地移動。時代改變了,在互聯網和各種高科技帶領下,急劇改變的世界已使人無所適從,新人類必須要誕生,這是進化的必然結果,他們是突破時空局限的高維度生物。生命對他們來說,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變成為使人驚奇興奮的偉大魔法表演。個體與本體共同創造(co-create)生命是新人類的生活方式,整合靈性心理學把它稱為「iSpirit」生活方式,「i」是指「我」,「Spirit」是指本體。你經常聽到的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就是iSpirit 的其中一個原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理是業力法則(Law of Karma),吸引力法則是西方成功學的基礎,而業力法則是東方成功學的基礎。全球暢銷書《秘密》指出,西方很多對人類世界作出過偉大貢獻的人:例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林肯、莎士比亞……都是因為支取了宇宙本體的力量而發揮了各種無人能及的能力。如今,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已經很有系统地開發本體的力量,他們有不少人已一早過著靈性與物質層次同樣成功的生活了,現在這股浪潮已來到亞洲,當我們懂得開啟本體的力量,我們亦將會創造同樣的成功,同時為世界帶來極有價值的貢獻。
如果你想詳細了解這個過程的步驟及要注意的地方,你可以參考《改造命運的心法》電子書,裡面有很詳細的描述。
查詢請電: 3188 7586 / 9310 0980 (whatsapp Shadow)
關於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 有很多東西必須深入地了解, 才可以把它用出來。很多人沒有了解到它的核心部份, 所以無法體會它的奇妙效果。首先, 最重要的是有關生命(life)和物質(matter)的存在本質,以及它們的關係。我可是要指出這些關係並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萬事萬物得以顯現在我們熟悉的物質世界背後的終極原因,而且它們是有實際用途的。我正在與你分享的文字內容起著加強你意識場中的信息的作用,當你徹底地了解這些隱而不見的深奧關係,並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應用到生命中去,你便能夠透過宇宙法則與本體共舞(dance with the universe),從而以最自然的方式彰顯一個富足幸福的人生,宇宙的大愛會注滿和滲透到你生命的每一個層面,你身邊的家人、社區,甚至整個世界也會連帶蒙受祝福。
你不會在傳統的教育制度發現這種教導,甚至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大學也不會談論這些東西。人類一直以來認同了以自我為本的頭腦、二元對立、邏輯線性的機械觀等不如實及過時的幻象,生命脫離了能創生萬物的宇宙本體(Spiritual Universe)能量,結果大部分人都認同了狹小的頭腦空間而成為宇宙中可憐的碎片,並瘋狂失常地依靠這個謊言在人世間拚過你死我活。寶貴生命的大部分時間於是浪費在無休止的掙扎、競爭和佔有,以致當代人類根本無法享受生命最純真的奇蹟、喜悅、自在和寧靜。過去人類的方向是認同自我,結果把世界推向毀滅的邊緣。如今,新人類的方向必須要回歸宇宙本體,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個體意識上的轉變,同時打通了一直阻隔宇宙本體龐大力量的管道,使個體就算在變化急速到使人無所適從的當代世紀,也能夠支取變現萬物的本體能量。這樣,你的生命便能夠重獲控制權,而且坐享精神與物質兩個世界的成功。
關於生命和物質,首先必須要了解的真相是,它們全都只是幻覺,就像湖面上那些樹的倒映一樣,只是真實世界的投影而已。只要你看看海面上的波浪,就可以理解我的意思。一個又一個連綿不斷的波浪在此起彼伏,互相作用和影響,生命和物質就像這些看得見的波浪一樣,顯然它們本身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事物。無論是一個小小的波浪,一個給滑浪者翱翔的衝浪或者是海嘯捲起的巨浪,它們都是由大海中眼看不見的暗湧能量形成。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描述,這些能量就是量子波動。難以計量的波浪是一個彼此連結著的整體,是量子大海的能量(energy)和信息(information)場變現出來的形相,以印度瑜伽或佛法的說法,這個場的作用就是業力(karma)的作用。亦即是說,物質世界一切的事物,包括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礦物元素(包括週期表中一切元素)、以及任何處境都是本體的量子場變現出來的,在量子場的非地區性領域(non-local domain, non-local的意思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location)中,彼此並不存在嚴格的分界線。表面上, 個體是互相分開的,你與我好像正身處不同的空間和時間(當你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顯然我的意識已離開了它,可能正在回想昨天看過的電影或者想著一小時後的晚飯要在什麼地方享用!),可是從本體量子場的層面深觀之,我們並不是獨立不相干的個體,而是彼此連結在一起。
讓我打一個比喻: 這就像每部電腦看似是獨立的,但在互聯網的世界,所有電腦都是相通的,一切事物的存在本質就是一個整體。你身體的一個細胞、月球表面的一粒微塵、火星上的一塊石頭、南極洲的一點水滴、北極的一片雪花、亞瑪遜森林的一棵樹、非洲大草原上的一頭大象、大西洋深海中的一條灰鯨……一切事物都是同體的,而且不單止空間是一個幻象,甚至時間也是虛妄的。過去、現在、未來,都共同存在於那個整體中。這對於生活在具有時空維度的物質世界的人類來說,是頗難理解的,就像生活在二維平面的螞蟻,要想像三維世界是極為困難的。可幸的是,人類擁有能夠把意識提昇致更高次元的潛能,我們還是能夠透過不同途徑了解非地區性領域的特質。
大雨過後,花園草旁和牆壁上便會不知從那裡出現一些行動緩慢的巨大蝸牛;米甕中的米,假如好一段時間不理會它便會自動出現穀牛;還有行人路旁磚塊之間的少許泥土,會無緣無故長出幼小的雜草,這些大自然的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只要深觀它們便可以知道一切物質界的現象,都是從虛空般的量子場變現出來的。只要因緣具足,任何事物便會自然地顯現,然後就會經歷「生、住、異、滅」或「成、住、壞、空」的過程,從「有」再度歸於「無」。人和事物在業力的牽引帶動之下,會在適當的時空相遇,透過複雜的連鎖互動而交換了能量和信息。當因緣徹底消散後,事物便會自然地從現象界消失於茫茫太虛之中,相關的能量和信息亦從歸量子大海,亦影響了整片大海的震動。我這裡的意思是,個體雖然由本體變現出來,可是它們亦同時在發揮改變本體存在狀態的力量。這遍宇宙之舞步不斷循環,生生不息,形成了無常多變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有無相生」,即無形生有形,有形化無形的意思。
愛因斯坦的著名質能互換公式 E = MC2 清楚說明這點。公式中「E」代表能量(Energy),「M」代表質量,意思即是能量可以轉換成物質,物質亦可以轉換成能量,能量與物質只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面向,就像錢幣的兩面一樣。我們所身處的物質世界,只是本體無間的魔法幻影,我們所看見和聽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實,只有我們看不見和聽不到的一切才是真實的。
你已大概知道生命和物質與本體之間的互變關係。現在,我要具體解釋人類的意念如何影響本體量子場的震動,從而彰顯生命與物質。開始之前,有一個要點需要講清楚,關於人生,我們過去都被教導「成功須苦幹」、「多勞多得」、「只要肯努力,鐵柱定能磨成針」、「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些信念都是對的,可是並不能反映存在的真相。你是否有注意到這些教導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同樣非常強調行為(behaviour)上的努力付出,而沒有提及意念的重要性,這是理所當然的。
過去人們的存在意識一直停留在以牛頓力學(Newtonian Mechanics)為基礎的宇宙觀,它產生於十六世紀的英國,特點就是把時間和空間看成為絕對不變的物理量,並研究物體在固定的時空模型中的運動情況,亦即是說,牛頓力學是研究地區性領域(local domain)的事物法則。例如研究足球員把足球踢入龍門的機械式運動效應的物理變化規律,根據牛頓力學的邏輯,假如我們知道所有相關的物理量,例如球的重量、摩擦系數、風力影響等,我們便可以正確無誤地計算出需要使用的力度及角度。總而言之,當我們掌握了所有相關的信息,我們便能夠控制系統,而對整個過程來說,足球員的意念對是否能夠把足球射入龍門,並不存在任何影響力。你看到了嗎?牛頓力學只會關注足球員的腳,而否定了足球員的意念的強大力量,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一直以來只懂辛苦勞碌地幹活,卻總是得到有限的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牛頓力學是人類透過客觀科學,了解自然界運作的一個初步階段,它不能被說是錯的,只是不夠深入。假如我們認定了這種機械操作式的宇宙觀,它便會像鎖鏈一樣,把人類特有的本體潛能鎖死了。
事實上,廿世紀發展出來的量子力學,一早已改寫了牛頓力學的宇宙觀,整個物理學因此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量子力學的世界深奧難明,但以最淺白的術語來描述它,就是世界的呈現是整體性波動的互相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像牛頓力學那樣,認為只是簡單的線性的因果作用,而且人類的意識對於影響量子世界的波動有極大的影響,亦即是說,意識能夠影響物質是量子力學的核心觀念。
頭腦是世界製造出來的不自然產物,是別人加在生命中的枷鎖,你卻一直認同了頭腦作為真理。我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引導你看清真相,而你要做的工作是回歸本體意識,丟掉頭腦中使你寸步難移的固有信念,唯有這樣,本體生生不息的能量才會在你的生命中流過。還有一點你需要了解的是,個體與本體的互動過程往往是隨著事物的時空結構變化而變化,亦即是自然變化過程。人類個體與萬物個體不同之處,就在於能夠運用意念的指令改變本體量子場中的能量和信息,從而引起有形可見的萬物的變化。意識積極的導向作用效果會比前者來得快,但這並不違反自然法則,為什麼呢?老子在《道德經》說:「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不敢為」即無為的意思,然而無為並不是甚麼也不做,這樣未免太消極,老子的意思是在順著生命之流的方向流動中,人可以發揮其積極的一面,以輔助事物的發展規律,因勢利導地去創造成果。這是與儒家《中庸》「贊天地之化育」(即贊助天地化育萬事萬物)的哲學思想是一致的。個體與本體是共同創造(co-create)生命的,因此只要不違反天意,不逆天而行,順著生命的方向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你的生命便能夠在最優勢的環境下發展出來,只不過新人類在行為的努力上,再加上意念力的巨大幫助而已。
這是新人類的生活藝術,既順其自然,亦同時積極地發揮人類獨有的潛能,既充滿靈性,亦能夠創造物質世界的成果。時代改變了,人類不可以再一味只追求物質生活而忽略靈性,這樣最終會把世界毀掉,只超然地追尋靈性而忽略物質生活,又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唯有兩者並重,把東方的靈性傳統與西方的先進科學結合,才能夠為當代人類提供一條實際可行的出路。
前面說過,地區性領域(即物質世界)是一個以時間和空間作為建構的世界,每件事物例如一粒微塵、一塊石頭、一棵樹、一本書、一枝筆……如果我們要在茫茫宇宙中找出它們,就必須首先找出它們所在的位置,以及在這個位置出現的時間。人類社會的活動亦是一樣,想像你打算約一位客戶飲下午茶,並且準備與他傾談一單大生意,為了能讓這件事得以進行,你必須事先與他商議好約會的地點和時間,每一件事物在地區性領域都是一件時空事件(space-time event)。那位客人在電話中曾向你表示,他對這宗生意很有興趣,你亦感受到他的誠意。當你約定了他之後,你滿懷歡喜地期待下星期一的下午,他會出現在那間「S」字頭的咖啡店,你對此毫不懷疑,因為一切都好像定下來了。可是到了那一天下午,你在咖啡店呆等了一小時,那位客人也沒有出現,他的電話只有留言信息:「我暫時唔能夠接聽你的電話……」,你當下的心情出現了量子跳躍,由滿懷歡喜變到滿懷憤怒,你感到被騙了,然而那位客人並沒有欺騙你,只是你那個「滿懷歡喜」 的心,假設那位客人出現的機會率是100%,這只是你製造出來的幻覺。
事實上,導致那位客人不出現的原因有過千百種,例如他因某些事心不在焉忘記了這次約會、記錯了日子、記錯了地點、遇上交通意外、臨時有一個很重要的會議、身體突然不舒服、沒有帶身份證而剛巧被警察發現……這些原因雖然大部分並不會真的出現,可是在它們背後,確實有一定的機會率存在(亦即非地區性領域中能量和信息顯現的潛能),當因緣具足,只要其中一個原因背後的業力生起作用的時候,客人便不會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出現。換言之,客人只是會以某一機會率現身在你的面前,他是否出現完全是由本體的潛能場的顯現。
量子物理學家發現,組成事物的次原子粒子(即比原子還小的粒子。例如:電子、中子、質子、光子等)並不是穩定不變的物質,它們的本質其實是一些不穩定的狀態,其中充滿各種可能性,是能變現各種可能狀態的潛在能量(potential energy)。用物理學的術語,它們是不同狀態的疊加(superposition),你可以把潛在能量想像為頑皮的百變精靈。愛因斯坦就曾說過:「我們可以把物質看作是由極強的場所在的空間區域組成的……在這種新的物理學中所考慮的不是場和物質,因為只有場才是唯一的實在。」(註)
你有玩過一種叫「萬花筒」的玩具嗎?「萬花筒」裡面的物料雖然從來沒有改變過,但你每次轉動它之後,所看見的圖案都是不一樣的。其實每種圖案都是一種蠢蠢欲動的準備顯現出來的狀態,只是各自以某一機會率存在於本體之中,就好像你那個客人不出現或出現的無數可能性是同時存在的, 物理學家把潛在能量的量子狀態稱為「波函數Ψ(wave function)」。潛在能量究竟最終會呈現出那個結果呢?量子物理學家最大的發現就是,人類的意識在觀察潛在能量的時候,會改變了它的震動而呈現出某個固定的狀態,例如變成粒子。量子物理學家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波函數「塌陷」(collapse),描述這種改變的另一種名稱叫做「量子跳躍(Quantum Jump)」,意思即是不穩定的精靈突然「跳」上了某個狀態並穩定了下來。
日本江本勝教授在九十年代,對關於人類意念如何影響水的結晶所做的實驗,震撼整個世界。用他的實驗結果解釋上述量子理論,相信是最使人明白不過了。他相信水含藏生命的秘密,多年來潛心研究水,但一直沒有找到答案。某天,他得到了本體的啟示,無意間翻開一本書,看到一句話使他找到了突破點:「雪花結晶,絕無雷同。」那一瞬間,他決定改變方向,開始嘗試拍攝水冰凍後的結晶,冰凍前讓裝進瓶子中的水看不同的字句,做法很簡單,就是在紙上寫了一些文字,並將字面朝內貼在瓶身。把水瓶放在兩個喇叭中間,讓水聽不同的音樂。結果,看到「愛與感謝」的水,在顯微鏡下呈現了美麗的六角型結晶;看到「天使」的水,呈現了一粒粒如雪花美麗的圖案;而「對不起」則呈現另一種結構優美的六角型結晶;聽到像貝多芬「田園交響曲」、莫扎特「第四十號交響曲」等悅耳的音樂,呈現了美麗、對稱、通透、晶瑩如藝術品一樣的多邊水晶形。看到「混蛋」、「you fool」、「殺了你」等負面字句或聽到重金屬音樂,便會呈現不同的雜亂醜陋形貌。他在《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書中說出了他的發現:「人的意識或語言所具有的能量,能夠透過水結晶,以肉眼可見的具體形態呈現出來……意識擁有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上圖:向水說多謝;下圖:向水咀咒「殺死你!」
水及一切事物是地區性領域的顯影,它們的背後就是能變現各種可能狀態的非地區性領潛在能量。事實上,水結晶準備呈現的形形色色圖案在意識影響前,都同時存在(疊加)於潛在能量之中。當向水發放某一意識的指令時,潛在能量的波函數便會被影響而塌陷成為單一數值,水結晶便會呈現與該意識相關的圖案。江本勝教授的實驗展示了人類意念力的驚人力量,足以改變物質世界。過去,物理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四種基本作用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後兩者涉及粒子的衰變及相互作用過程。如今,科學家再發現另一種比這四種力量更強大不可思議力量,它能破壞世界,亦能拯救世界,那就是人類的「意念力」。
意念力能夠改變物質,是人類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間深層關係的重大發現。每個人的命運,即是物質世界所經歷的一切,包括人際關係、事業、健康、貧賤富貴……都只是自己的心念彰顯的結果。大部分際遇不如意的人,都會容易抱怨命運或別人,甚至認同了受害者的身份而終生走不出自設的牢獄。可是他們亦不知道命運其實是自己無意識的反映,正所謂「命由己作,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充滿了愛,慈悲與感謝的心,在本體量子場域會散發出和諧自然的頻率,這是與造化萬物的本體頻率相應的,它呈現出來的,必然是幸福美滿的人生。相反,一個充滿了仇恨、抱怨、悲觀的心,散發出來的是混亂頻率,這種心識彰顯出來的,自然就是充滿了不幸與痛苦的人生。前文我已指出當代人類普遍認同了與本體分裂的自我幻象,無時無刻都在用盡心計,想著滿足自利的利益、控制別人、報復、佔別人便宜等違反自然的事,於是各種精神官能症、心理疾病紛紛出現。整個人類世界不知從何時開始已變成一座瘋人院,人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意識一直被困死在僵化的模式中,起心動念都夾雜不潔淨的雜質,宇宙本體的能量亦因此無法透過他們的生命而流動。江本勝教授的水結晶實驗,已經把生命的秘密客觀地證實出來。換言之,每一個人都再無法逃避承擔一手製造自己命運的責任。因此,要人生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的唯一辦法,就是修煉自己的心性,放棄對自我的認同,回歸本體意識,使自己的心識充滿愛、慈悲、感恩等自性本有的正面能量。這時候你整個生命的震動頻率便與生命的源頭同步,在本體能量的支持下,命運便會變得愈來愈順暢。
在這裡我想特別強調感恩的重要性,感恩對改變命運有非常神奇的效果,但往往被人忽略。有一個故事:
在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上了一部計程車,發現這輛車的司機先生服裝整齊,亦很有禮貌。車子一啟動,司機便很熱心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合?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
這位司機告訴他可以自行選擇喜歡的音樂頻道,就在車內,這位乘客選擇了貝多芬的月光曲,浪漫的音樂使他很陶醉。
司機在一個紅綠燈前停了下來,回過頭來告訴乘客,車上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面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熱咖啡。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客人大吃一驚。
這位司機又體貼的說:「如果您想聊天,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的開車,不打擾您了。」
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計程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也不禁問這位前方的駕駛者:「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
這位專業的司機說:「從我患了癌症那一刻開始。」
司機繼續說:「我過去經常抱怨工作辛苦,抱怨人生沒有意義,又常記著別人傷害我的事,心懷怨恨,後來發現自己得了癌症,那段時間我很絕望,經常問上天為何對我這樣殘酷?但我聽到廣播節目裡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都會讓你覺得倒霉;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個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我恍然大悟,原來坎坷的命運是自己悲觀負面的性格的結果。就從那一刻開始,我下定決心,感恩上天給我的每位乘客,要善待他們。現在,我可能離死亡的日子不遠了,我要在死亡之前好好享受每一天,要使剩下的日子充滿意義,好讓我離開的時候也沒有遺憾。」
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面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剛剛說過的名片,說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你服務。」
結果,這位計程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經濟不景的影響,其他司機的車子都會空著地等待,但他很少會空著車在這個城市裡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定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只是創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從絕境中得到生命的尊嚴,聽說後來他的身體神奇地康復了。
多數人在發生挫折的時候,便會滿腹牢騷,怨天尤人,鬱鬱寡歡的心容易吸引到不幸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幸福之神便永遠無法降臨。相反,一個凡事感恩的人,無論遇上什麼逆境惡緣,都懂得從正面的角度看待事情,他的心理承受力便會加大,豁達的心胸使他縱使在不順暢的環境當中,仍能保持良好心情,能量總是向著專注的地方流動,正面的心識便會吸引愈來愈多正面的事情出現。命好的人總是能夠在各種情境不去計較,保持一顆感恩的心,這就是幸運之神眷顧他們的原因。因此,在逆境中,要不繼續抱怨別人和命運而毀掉自己一生,要不生起一顆感恩之心扭轉命運,未來會怎樣完全在乎一念。
對量子物理學有超卓貢獻的大衛‧博姆(David Bohm)教授指出,每一個剎那內,宇宙不斷展開新局面的投映。下一個剎那乃至下一個剎那又會展開全新的局面,在每個剎那之中,本體含藏的信息都彰顯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剎那中誕生的世界又牽引了下一剎那的新世界,如是者世界不斷更生,不斷變現形相。佛法《首楞嚴經》有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人類的意識,在每個瞬間都在共同協助創造新的世界,而且心念力的影響相當驚人,因為我們在一切形相背後的本來面目就是宇宙本體,我們的心念具有生成宇宙萬物的功能。可是人類並不知道自己心念的威力,絕大部分人並沒有好好的看管自己的心念,任由瘋狂失常的自我在煽風點火,不但負面地影響了自己的際遇,亦同時毀掉整個世界。世界是我們每一個人瞬間牽連不斷的心念所產生的現象,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念,時常要把心安住在愛、慈悲、感恩的能量上,這樣我們不單止救渡了自己,還救渡了整個世界。
註:M. Capek, The Philosophical Impact of Contemporary Physics, p.319
「愛商,是大愛之商,是對未來、對社會、對人之間的愛心。」—— 馬雲
「愛商」這個詞近年來自西方心理學,馬雲在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之後,覺得「愛商」,對自己的成功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可以說, 愛商是他創造巨大成功背後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Read More
所有人都渴望脫離痛苦, 過幸福快樂的人生, 我把這種心願稱之為「鑽石心願 」(Diamond Wish) 。 這種心願在每一個人的心靈上都存在, 它是一顆心靈的種子, 我們生而為人要完成的使命, 就是要好好培育這顆種子, 以及幫助別人找出這顆種子。 就算對活在最絕望的人來說, 他們的心靈上也有這顆種子, 只不過被種種怨恨、 悲傷、 煩惱和無知而把它掩蓋, 愛是唯一能夠把這些污洉清除的潔淨劑, 它其實深藏在我們的內心, 我們原本的存在本質就是純粹的愛。 Read More
現代人生活繁忙, 智能手機及各種網上溝通媒體的出現, 更使人感覺到每天的時間比過去過得特別快。 生活節奏的急速, 使現代人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從街上、 地鐵站內人們臉上繃緊的面容及深鎖的眉頭就可以知道, 現代人的生活是多麼的辛苦。
到底現今有多少人是生活得真正快樂的呢? 越來越多人開始發覺到, 身心靈三方面的整體和諧狀態才是真正的快樂來源。 簡而言之, 就是個體能夠每天與天地能量產生共振, 讓自己回歸宇宙大化之中, 得到徹底解脫和釋放, 內心回復安祥、自在和喜悅。 Read More
科學家發現, 我們的宇宙在一百三十多億年前在一次超巨型的大爆炸中誕生。 原本這個宇宙是不存在物質的, 基本上是空無一片, 就在這次大爆炸之中產生了無數的星系, 物種亦因此而逐漸誕生,並沿著爆炸產生的能量不斷演變發展, 而成為今天我們看見的宇宙。 我們中國的老子亦曾說過這個宇宙是無中生有的, <<道德經>>第四十章: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所有事物都是從虛無當中誕生出來的, 這對於我們人生的幸福成功和快樂到底有什關係呢? Read More
每一個人的命運際遇以及所看到的世界, 只是他內心狀態的彰顯。 別人對我們的反應, 我們會遇到什麼人, 生命中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以及各種各樣的經驗, 都是我們內心狀態的對外投射。 Read More